韩宝惠教授
在过去的十几年时间里,随着我们对肺癌,特别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生物学基础的深入研究,相应的治疗策略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仅从病理学类型来区分肺癌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精准癌诊断”的需求。肺癌携带高比例的体细胞突变,染色体间和染色体内的重排和基因拷贝数的改变。目前,基因水平的肺癌诊断已经成为临床实践的常规,也应是规范诊断的必须要求。
图:肺癌诊断的演进
“非小细胞肺癌”肺腺癌
腺癌中癌基因的鉴定,包括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和ALK(间变性淋巴瘤激酶)重排,是领导基于基因检测的精确肺癌诊断的范本。对于新发的腺癌患者,NCCN指南要求进行上述两项癌基因检测,另外许多机构建议同时进行ROS、RET、MET原癌基因、BRAF和HER2筛查,对应的靶向药物治疗前景也被众多学者看好。
EGFR突变一线使用TKIs(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能给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获益和更高的生活质量。但TKIs的平均PFS在9月左右,最近的研究表明对于TKIs的获得性耐药,通常是由于EGFR的二次突变造成(例如TM的突变),第三代靶向药物AZD和CO-能有效克服此类耐药。目前强调耐药后“二次活检”的重要性,因为有其他靶向药物的靶点(如ALK融合基因)存在或向小细胞类型转化而对化疗敏感的可能性。
HER2(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HER3(也成为ERB2和ERBB3)和EGFR一样,属于HER/ERBBRTK家族,通过MAPK和PI3K信号通路调节细胞生长和分化。HER2突变在NSCLC中约占2%~4%,而且一般和EGFR、KRAS、BRAF、RAS等为排他性存在,提示其为重要的驱动基因。新一代不可逆的HER抑制剂如阿法替尼(Afatinib)和达克替尼(Da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小儿白癜风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