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特点是癌细胞能够无限增殖,不受人体自主的控制,积食导致癌症因素消失了,癌细胞仍然会出现增长现象,并会向其他部位扩散转移。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癌症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最怕听到癌细胞转移扩散的原因,一旦扩散便意味着往后的治疗会特别麻烦,甚至会出现不能继续治疗的现象,此时的人生会画上句号。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燕今年已经93岁高龄,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研究肿瘤预防工作,研究癌症已有60余年,它有一个中国梦,就是努力提高癌症的治愈率,降低发病率,要让自己活到年,看到“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
为什么患癌几率越来越大?
不良生活习惯:如抽烟、喝酒、熬夜、劳累,或者工作紧张、焦虑,社会因素和习惯因素都是致癌因素。在如此紧张的社会环境下,容易升高癌症的发病率;
老龄化严重::60~67岁是癌症的高发年龄阶段,随着老龄化越来越严重,意味着整个社会中的老龄人口比例增加,导致癌症越来越高发;
生活环境特殊:人类恶性肿瘤有80%~90%都与环境因素有关,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化学环境,有些职业人群所工作的环境充斥着化学污染物,如石棉、杀虫剂、钢材、煤炭等等;
除此之外,城市大气污染物苯并芘,也已经被证实是一级致癌物,长期生活在雾霾严重地区的人群,也容易加大患肺癌和呼吸道肿瘤的风险;
医疗因素:目前癌症正在呈不断上涨趋势,以前发现肺结节可能无法辨别是否是肺癌,而现在能减出较多小费结节以及比较早期的癌症。
研究癌症60余年,孙燕院士:不想癌细胞活跃,尽量避开4种东西
一、高脂肪、煎炸食物
孙燕院士吃饭有一个原则,那就是吃饭只吃七分饱,感觉吃得差不多了就要立马离开餐桌,同时他还建议平时尽量少吃煎炸类食物,这样才能降低患癌的风险。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调查,在中国的23种主要致癌风险中,排名第一的并不是吸烟和喝酒,而是水果摄入不足,占15.6%。
不良饮食习惯就是诱发癌症的关键因素,加工肉类被世卫组织列为一级致癌物,其中包括火腿、培根等食物,长期摄入加工类食物容易加大患结肠癌的风险,将增加18%。
除了加工肉类以外,红肉也是高危致癌因素。长期摄入大量红肉,会导致人寿命缩短、增加患上结直肠癌的风险。特别是红肉经过烧烤、煎炸后,致癌的风险会增加许多。
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控制红肉、高脂食物的摄入,多吃水果蔬菜。《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国人每日要摄入~克蔬菜,~克新鲜水果,同时配合上适量的肉制品摄入,可以有效减少患癌的几率。
二、槟榔
槟榔是南方的一类水果,相信多数人都见过,但却没有吃过,不同地区吃槟榔的方式有所不同,槟榔既可以直接嚼碎,还能当成一种中药,并能起到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
长期吃槟榔很容易致癌,因为槟榔中含有的生化物质以及粗糙的质地,都会对口腔和消化系统造成刺激性,长期食用槟榔容易导致口腔黏膜病,增加患癌几率,同时槟榔有一定的成瘾性,很难让人戒掉,常吃槟榔容易加大患口腔癌的风险。
第三、霉变食物
霉变食物,在致癌食物中可以称之为“榜首”了。
发现食物没便后一定要忌口,因为霉变后的食物容易滋生细菌,对肝细胞造成损伤,还容易滋生黄曲霉毒素,这种毒素被列为一级致癌物。
若一次性摄入量超过一毫克,容易直接导致肝脏发生病变。有很多人“自作聪明”,认为将发霉部分削掉剩下的就可以吃了,食物发生没变后,整体都会受到黄曲霉毒素的影响。
提醒:久泡的木耳中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食用木耳前最好泡发时间不要超过2小时。
第四、烟草
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明确指出,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非吸烟者的10倍左右,随着吸烟量的不断增加,风险也在不断上升。
吸烟时燃烧产生的烟雾中大于的含有多种化合物,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挥发性亚硝胺、尼古丁和焦油等物质,这些化合物都会对身体造成损伤,尤其是多环芳烃和亚硝胺,明显是致癌物质,吸烟越多,对身体的伤害越大。
癌症晚期能治愈吗?
晚期癌症治疗起来比较困难,治愈率也非常低,因此很多患者开始考虑是否要继续治疗。
癌症到了晚期基本上是无法治愈了,治愈的目的主要是能提高患者的生存时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进一步的疗养,无法根治。
对于癌症,尽量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这样才能提高癌症的治愈率,也能减轻身体和家庭的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