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爱笑的女孩,名叫陈莹丽
是浙江温州乐清市
大荆镇安学校的一名老师。
谁也想不到,
这么年轻的她竟然患上肝癌,
于7月13日离世。
她离世前一个月,
还每天准时出现在讲台上……
陈莹丽
发现病情到离世不到4个月
她坚持要回去上课
3月24日深夜,连续低烧多天的陈莹丽打电话告诉父母自己肚痛难忍。第二天一早,医院检查。验血结果出来后,医生悄悄唤来她的家人,建议再做深入检查。陈玉臣马上带女儿赶往上海求医。
然而,经过一系列检查,专家遗憾地表示肝癌细胞已经扩散到肺部,无法手术了。
从上海回来后,陈莹丽急着回校。陈玉臣不敢告诉女儿实情,劝她休养一阵子。但倔强的陈莹丽坚持不肯,她说自己带的是毕业班,孩子们就要中考了,她实在放心不下。
母亲含泪劝她,她安慰道:“妈妈,我会按时喝中药的,让我去吧。”家人拗不过她,只好同意她回去。
但陈莹丽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看着日渐消瘦的女儿,父亲提出开车接送她,等她上完了课再接她回家,这样来回折腾多公里,一到家,陈莹丽就累得不能动弹。但只要一到学校,她总是强忍着疼痛上好每一堂课。
有一天,父亲的车子出了故障,无法送她去上课。家人劝她请一天假,她不肯,还与父母发生了争吵。
“你们不送我去没关系,我可以自己坐车去!”说着,她就往门外走。母亲见她这么坚持,终于妥协。
路上她宽慰母亲道:“妈妈,这群孩子快毕业了,我不能耽误了他们的学习。我能和他们说说话,就感觉很开心。”
从城南街道支岙村的家,到大荆镇安学校,自驾开车要一个多小时,乘坐公交车,需要转三四趟车,耗时约2个小时。哪怕一个身体健康的人,如此往返一次都会筋疲力尽。
那天,母亲陪她去学校。坐在颠簸的三轮车上,母亲问她痛不痛,她笑笑说不疼。直到第二天,她才悄悄跟姐姐说,当时已经非常难受了,但是不敢说。“要是说痛,你们肯定就不让我去了。”
快期末时,陈莹丽已经瘦脱了形,身高1米65的她,体重连45公斤都不到。
“最后一次上陈老师的课,她已经连手提电脑都拿不动了,是同学帮忙拿进来的。”学生卢晓琪还记得那天,陈老师捂着肚子走进教室,搬了一条凳子坐在讲台边,给学生讲解试题。学生们看出来老师身体不舒服,但不知道她竟病得这么严重。
6月16日,在为孩子们坚持上完最后一节课后,陈莹丽就躺在了床上,再也没有起来。
“妈妈,不要哭”
陈莹丽隐忍的性格像极了父亲,即使被病痛折磨,她也没向人透露过一丝。
陈莹丽的高中同学小林告诉记者,3月份,她听说莹丽去上海看病,就问她情况如何,但她不肯说。
镇安学校同事阮利萍回忆,期末时曾在校门口见陈莹丽弓着腰进校门,就上前问她要不要休息一下?陈莹丽却说,她在喝中药,已经好多了。
“她实在太坚强了,伪装得那么好,一点都不告诉我们。”阮利萍含泪说。
住院期间,陈莹丽的情况很不稳定,有时候痛得坐卧难安。母亲看着被痛苦折磨的孩子,忍不住落泪。她反倒安慰母亲:“妈妈,我都不哭,你哭什么。有些人一出生就夭折了,我已经活了二十多年了。”
虽然家人一直没有明确告诉她病情,但聪明的她早就猜到。记者翻看她的手机时,发现她搜索过肝癌诊断的资料。看到这些资料,她的姐姐忍不住痛哭出声:“我们一直不告诉她,原来她也在假装自己不知道!”
有一次,她给姐姐打电话时,突然说:“还好爸妈还有两个孩子,以后你要照顾好他们。”
7月13日中午,陈莹丽永远离开了她热爱的讲堂。
父亲:“当老师是她的追求”
7月14日,城南街道支岙村陈莹丽家中。
她姐姐拿出妹妹仅留的手机,翻出她生前的照片。照片里,这个身材高挑的女孩架着一副黑框眼镜,画着淡淡的妆,正对着镜头做鬼脸。
“当老师是她从小的愿望。”父亲陈玉臣说,年,女儿以优秀的成绩考入了杭州师范大学。去年,她参加乐清市教师公开招聘,分配到镇安学校,担任该校七年级班主任和九年级的社政老师。
同事卢晓燕说,陈老师活泼开朗,学校活动都能看到她的身影。平时,她的言谈风趣幽默,与学生们也很有共同话题。
“她是班主任,又是社政老师,对学生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