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抗癌专家
本文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目前靶向治疗是肺癌患者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因为它比传统的化疗和放疗作用更为精准,因此疗效一般来说要比传统的放疗和化疗要好,而且副作用要更小一些,所以被很多中晚期肺癌患者视为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的重要方法。但是想要进行靶向治疗,一般要先做基因检测,因为靶向药物治疗有效的前提,是肺癌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存在着基因突变的作用靶点。但是有不少患者在做完基因检测后却感觉坠入了绝望的深渊:被告知存在的基因突变是“罕见突变”。目前还无有效的靶向药可用,这些人又被称之为“罕见的肺癌患者”!什么是罕见的“肺癌患者”?
在传统的肺癌分型中,肺癌一般可以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其中非小细胞肺癌,又可以分为鳞癌、腺癌、腺鳞癌和大细胞癌等目前的靶向治疗药物,主要针对的就是腺癌,引发肺腺癌的基因突变,目前已经破解了百分之六七十。在亚洲的肺癌患者中,最常出现的肺癌突变是EGFR突变,然后是ALK、ROS1和KRAS突变等。目前针对EGFR突变的靶向药物较多,而对于MET、HER2基因突变的靶向药则较少。因为MET、HER2基因突变的的肺癌患者人数较少,所以药企在这方面投入的研制精力就比较小,目前仅有少数几种药物可用,但大多数都没有在我国上市,所以我国MET、HER2基因突变的人群,就存在无靶向药可用的境遇。由于这部分人群较少,所以被称之为罕见的“肺癌患者”。如何知晓是否是罕见“肺癌患者”
正如上文所说,靶向药物所针对的是突变的基因,而大约有近4成的肺癌患者是不存在常见的EGFR突变的,所以能否使用靶向药物,一定要进行基因检测。至于有人说能不能不做基因检测,就盲用?从我的观点来说,是不赞成的。一方面因为靶向药物较贵,如果吃了没效,是让患者白白浪费金钱;另一方面,靶向药也不是完全没有副作用的,如果不存在基因突变,起不到治疗作用,还出现了副作用,就得不偿失了。而进行基因突变检测,就可以检查出来是否携带有突变基因,以及携带的突变是什么。如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携带的是MET、HER2基因,那么就可以说是属于“罕见肺癌患者”了。查出罕见基因突变怎么办?
首先来说,对于还没有相应靶点的靶向药物研制成功并被批准应用的基因突变,是不建议盲目尝试其他靶向治疗药物的。因为靶向药物所针对的就是突变的基因靶点,没有靶点吃了基本就是无效!但是这类患者,并非就是无药可治了,因为还可以使用化疗、放疗,还有一些患者是可以使用免疫治疗进行治疗的。所以,并不是说肺癌患者查出了罕见基因突变,就是无药可治了!肺癌筛查、早期手术治疗最重要
肺癌是目前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体检很重要。虽然说目前靶向药物治疗、免疫治疗是最新的治疗方法,但是这些方法都不能替代肺癌早期筛查、早期发现、早期手术治疗。因为目前的内科药物治疗,都不如早期使用手术治疗切除的干净。专家表示,“肺癌高危人群,比如有吸烟史或者肿瘤家族史,还有一些肺内小结节的患者,体检显得尤为重要。
建议抽烟者35岁以上、不抽烟者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做一次低剂量CT体检。
第一个目的是要先诊断这个病人是不是有肿瘤,是什么类型的肿瘤,是小细胞肺癌还是非小细胞肺癌,在诊断的基础上再做进一步的筛查。
筛查就包括EGFR、ALK、ROS1等基因检测,最好能够进行多基因、多靶点检测,一次性地把病人分类清楚,能够让病人通过精准的检测获益。”
目前非小细胞肺癌常规建议患者做EGFR、ALK、ROS1的检测。在临床中应用的是10基因的PCR检测,能够在一到两天告诉患者这10个位点里面有没有异常,ROS1就是其中一个。
除了有咳嗽等常见肺癌症状的患者,对于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还需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