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晚期肺癌 > 肺癌预防 > 吴一龙教授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数据,肺癌术后

吴一龙教授团队发布最新研究数据,肺癌术后

发布时间:2023/12/13 10:20:56   点击数:

南方农村报记者江玲

通讯员靳婷

  在近日举办的第59届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医院吴一龙教授领衔的ADAURA研究的OS(总生存期)数据正式公布,并同步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ADAURA研究是一项全球多中心、双盲、随机对照的Ⅲ期临床研究,旨在评估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对比安慰剂在IB-ⅢA期EGFR突变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术后用或不用辅助化疗后的疗效与安全性。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术后辅助治疗使用奥希替尼的患者5年生存率达88%,降低死亡风险达51%,这意味着早期肺癌离治愈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早期术后靶向治疗优势明显

  肺癌是我国第一大癌种,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位居恶性肿瘤之首。如何让肺癌患者获得长期存活和更好的生存质量,是医生、患者最关心的话题。

  对于早中期(Ⅰ期-Ⅲ期)肺癌,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和获得治愈的机会。然而,即使手术很成功,肉眼已看不到肿瘤,身体某个角落可能依然藏匿着个别残留癌细胞。数据显示,早期患者如果术后不接受辅助治疗,有近一半的患者在5年内出现疾病复发或死亡。

  临床上,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得益于分子诊断技术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分子靶点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被发现,以肺癌患者常见的EGFR靶点为例,在中国肺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达40%-50%。

  此前,ADAURA研究数据已证实,对于有驱动基因改变的肺癌术后辅助治疗,化疗不再是唯一标准,靶向治疗也可以作为选择。而且,靶向治疗不仅是让晚期病人获益,也可以让早期病人得到获益。

  据介绍,年启动的ADAURA研究,是一项全球个中心参与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探索了中国首个原研三代EGFR靶向药奥希替尼作为辅助治疗方案,用于接受完整肿瘤切除的ⅠB-ⅢA期EGFR突变NSCLC患者。年9月,ADAURA研究成果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以第三代EGFR-TKI靶向药辅助治疗肺癌,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3%,具有压倒性的疗效。

  此次在ASCO发表的ADAURA研究数据显示,II-ⅢA期NSCLC患者在接受奥希替尼辅助治疗后,5年OS期达到85%,较安慰剂组73%有显著提升;总入组人群(IB-ⅢA期)的5年OS率为88%,对比安慰剂组78%,疗效显著。首次证实奥希替尼辅助靶向治疗带来的显著DFS(无病生存期)获益可以带来确切的OS获益,也为早中期NSCLC患者术后辅助奥希替尼治疗方案进一步提供证据。

让肺癌逐渐成为可控慢性病

  “这意味着早期肺癌离治愈的目标又近了一大步。”医院首席专家吴一龙教授介绍,OS数据直接代表了早期术后患者可以活多久,同时又是抗肿瘤药物的疗效金标准。本次ADAURA研究OS数据的发表,带来了三点启示:第一,早期肺癌必须做基因突变检测,第二,提出了目前公认的早期肺癌最好的治疗模式;第三是树立一个典范,靶向治疗该如何做,形成优化策略。

  自年第一款肺癌批准治疗药物(EGFR突变)吉非替尼进入中国至今,EGFR靶向药物不断“进阶”,如今已形成“三代同堂”“八药同市”。驱动基因型肺癌正逐渐成为临床可控慢性疾病。

  吴一龙教授表示,从年提出概念开始,ADAURA研究团队经历了近10年的紧密合作,按5年生存率作为研究终点,研究已经结束。但鉴于迄今尚未看到中位生存时间,从治愈的角度考虑,核心团队决定继续扩展研究随访,直到有10年生存率的结果。

  值得注意的是,肺癌实现早期治愈的前提是早筛早治,而多数肺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症状,如咳嗽、胸闷、发热、食欲减退等,建议40岁以上、长期吸烟、长期接触烟灰或油烟、有慢性肺病或肺癌家族史的人群,重视肺癌的早期筛查,可选择低剂量螺旋CT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qutuangou.com/jbyf/7956.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