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监测肺癌治疗效果,我们可以做哪些检查?
最平价的方法,是胸部CT+肿瘤标志物,一次几百块就能搞定。
最贵的方法,是ctDNA评估MRD状态,一次好几大千。
但是,最平价和最昂贵的方法之间,还有一个中间状态,就是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的定量检测,俗称CTC检测。
据我所知,测一次~元。
MRD我们已经聊过很多了,那么今天我们来唠唠CTC。
什么是CTC?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cells,CTC)是指自发或因诊疗因素从肿瘤原发灶转移灶脱落并释放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的细胞。
这些循环在血液里的肿瘤细胞,就如同孤魂野鬼般在身体内四处游荡,其中绝大多数不会有什么危害,但是少部分却可能成功地躲过免疫系统的监视而在体内器官定植成瘤,从而诱导复发/转移。
所以,CTC越多,复发风险越高,治疗效果越差。
而与此同时,CTC高度来源于肿瘤组织,因此受到其他因素干扰很小。
看起来既可靠,又稳定。真是这样吗?
研究解读为了更好地了解CTC对肺癌的诊疗价值,我登陆了国际临床研究注册忠心,筛选那些已经呈现完结状态的研究并搜索全文,顺藤摸瓜,找到了三项研究。第一项研究,医院吴一龙团队,发表于年肿瘤学治疗进展。
研究纳入名初治状态为III-IV期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一线含铂双药化疗,并在化疗前、一程化疗后、四程化疗后以及疾病进展期抽取血液样本,分析CTC数量和治疗效果的相关性。
研究显示:
CTC持续阳性效果最差
在治疗过程中,CTC呈持续阳性的群体效果最差,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0月,中位总生存时间5.6月。
非持续阳性群体,CTC变化不能预测预后
进一步分析发现,尽管CTC持续阳性群体效果最差,但在非持续阳性的群体中,不论是持续阴性、基线阴转阳、或基线阳转阴,组间的疗效差异并不明显。
生存曲线比较杂乱,此处就不予以展示,需要看原文的朋友可以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