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李春艳等人刊登在《肿瘤防治研究》的为观察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和患者的耐受性开展的研究。研究表明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增加疗效,减轻不良反应,提高患者耐受性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01
治疗方法:
77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9例采用参一胶囊加GP方案;对照组38例,仅采用GP方案。治疗组:参一胶囊,2粒/次,10毫克/粒,2次/日,饭前半小时温开水送服,治疗期间连续服用(至少2月)。同时GP方案化疗:吉西他滨mg/㎡静脉滴注30min,第1、8天;顺铂75mg/㎡分3天静脉滴注(第1~3天),并适当水化,21天为1周期。对照组:除不用参一胶囊外,化疗方案同治疗组。
02
观察指标:
疗效评价:CR、PR、SD、PD、RR、DCR;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生存时间。
03
结果判定标准:
疗效评价以体检及影像学(MRI、CT)诊断作为依据,根据RECIST标准评价疗效结果;生活质量依据KPS评分标准评分;不良反应按WHO关于急性与亚急性毒性反应评价标准分为0~Ⅳ度。
04
结果:
1)近期疗效
表1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近期疗效
[n(%)]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获益率,治疗组为82.1%,对照组为63.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生活质量评估
表2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KP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KPS评分比较,治疗组KPS有所提高,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不良反应
表3两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
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主要不良反应均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应,治疗组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明显低于对照组,尤其是Ⅲ/Ⅳ度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道反应两组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中位生存期及1年生存率
治疗组中位生存期为10.3月,1年生存率为48.7%;对照组中位生存期为8.9月,1年生存率为42.1%。两组间无论中位生存期还是1年生存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05
结论
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轻,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耐受性,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本文文献来源:李春艳,李庆云,徐静.参一胶囊联合G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J].肿瘤防治研究,,39(9):-.
版权声明:版权属Rg3参一胶囊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内容,须获得授权且在醒目位置注明“转自:Rg3参一胶囊”!
亚泰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