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晚期肺癌 > 鉴别诊断 > 张力教授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癌治疗仍需

张力教授EGFR突变阳性晚期肺癌治疗仍需

发布时间:2020-11-14 19:57:01   点击数:
环孢素胶囊 http://baidianfeng.39.net/a_yqhg/140104/4322087.html

NSCLC的靶向治疗和国内临床早期试验的现状如何?

EGFR突变是我国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最主要的驱动基因突变,突变阳性患者约占我国NSCLC的30%-40%。近年来随着第三代EGFR-TKI药物进入中国,EGFR突变的靶向治疗已呈现三代同堂之势,单药和联合治疗选择众多,开展了大量的相关临床研究。但临床实践中的方案优选,除疗效和安全性数据外,还需考虑药物可及性、耐药后治疗等问题,医院的诊疗考量。此外,近年来国产新药临床研究进展迅速,为患者提供了包括早期临床试验在内的更多治疗机会。针对EGFR突变阳性NSCLC的靶向治疗和国内临床早期试验的现状,“医学界”在年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年会的“名医功夫茶”采访期间,有幸对话著名肺癌治疗专家——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张力教授,为我们深度解读相关问题的最新进展和未来趋势。-1-EGFR突变阳性肺癌治疗仍需深化,定位各种治疗手段价值在近期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张力教授进行了两项研究的口头报告。其中ACTIVE/CTONG研究评估了一代EGFR-TKI吉非替尼联合抗血管生成靶向药物阿帕替尼,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吉非替尼+阿帕替尼治疗较吉非替尼单药延长了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13.7个月vs.10.2个月,HR=0.71,p=0.)[1]。张力教授介绍,“与其他抗血管生成药物+EGFR-TKI联合试验6-7个月的中位PFS获益相比,ACTIVE研究中位PFS仅延长3.7个月。但ACTIVE研究的创新之处就是前瞻性地设计了收集治疗前和耐药后患者的肿瘤(或外周血)标本,通过对患者基线肿瘤样本进行的二代测序结果显示,存在TP53突变(8号外显子突变)的患者,可从联合治疗中显著获益(PFSHR=0.24)。ACTIVE研究第一次揭示有一个亚组(合并TP53突变)患者能够从抗VEGF联合抗EGFR治疗中获益。因此,下一步将专门针对EGFR突变阳性合并TP53突变的患者,开展前瞻性临床III期研究去验证这个结果。”虽然以奥希替尼为代表的第三代EGFR-TKI疗效出色,已成为国外EGFR突变阳性晚期NSCLC一线标准治疗,以及存在TM耐药突变患者二线治疗的标准方案,但张力教授指出,ACTIVE研究的二代测序结果,以及FLARUA研究的亚组分析等证据显示,一线患者EGFR靶向治疗仍需进一步细化,部分患者可能需要在TKI单药治疗基础上加用更强方案。例如已于年世界肺癌大会公布研究设计的临床III期FLARUA-2研究,就将探索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对比奥希替尼+含铂双药化疗,在EGFR突变阳性NSCLC一线治疗中的效果[2]。而对EGFR-TKI耐药后不存在TM耐药突变的患者,免疫治疗可能也有一席之地,精准选择患者人群,确定最合适的治疗方案,将是肺癌靶向治疗未来的研究重点。此外,在我国EGFR突变NSCLC的临床实践中,除基于疗效和安全性选择药物外,还需考虑到药物是否进入医保的可及性、耐药后是否有挽救治疗等问题,因此张力教授也表示,“我个人认为综合以上因素,目前国内EGFR突变患者的一线治疗仍应使用一代TKI,以三代TKI在耐药后接续治疗,而二代TKI主要用于罕见突变、非经典突变的患者。”但张力教授同样认为,随着国产三代药物陆续上市和三代药物进入国家谈判,第三代TKI加快进入医保,三代药物一线使用会逐渐推广,第四代TKI及其他靶向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解决三代TKI的耐药挽救治疗问题等进步,三代TKI成为中国EGFR突变阳性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只是时间问题。-2-国内早期临床试验发展迅速,为中国多发癌症提供治疗新选择本届CSCO年会专门开设了创新药物临床研究数据专场,专场报告了多种新药在肝癌、鼻咽癌等中国常见实体肿瘤中的临床I期试验数据,且主要为国产药物开展的试验。对于这一趋势,担任专场会议主持的张力教授认为,“国外原研药物在开展临床试验时,往往针对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的肿瘤,而肝癌、鼻咽癌、食管癌等我国发病率高,临床治疗需求迫切的癌症,国外试验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qutuangou.com/jbzd/518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