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晚期肺癌 > 鉴别诊断 > 肺癌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发

肺癌患者出现呼吸困难,胸闷胸痛,咳嗽,发

发布时间:2022-3-7 12:07:09   点击数:

肺癌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气促,胸闷,胸痛,咳嗽,发热症状,很可能是与胸腔积液有关。

(胸腔积液典型症状和体征)

胸腔积液是中晚期肺癌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指的是胸膜腔内液体积聚过多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出现通常意味着病情加重,若不及时处理,不仅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更会使得患者的预期寿命显著缩短,据调查显示,恶性胸腔积液从确诊开始计算,一般中位生存期为3-12个月,这与原发肿瘤类型和分期有关。

出现这样的情况应该怎么办呢?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例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多发骨转移,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存期的典型案例。

病史介绍

赵女士,45岁,年5月出现间断咳嗽、咳痰,后因症状加重且止咳治医院检查,确诊为肺腺癌、胸膜腔转移、多发骨转移。

确诊后进行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化疗4个疗程,然而,在化疗过程中赵女士出现明显的胸闷气短,查胸部CT平扫示:右肺上叶后段及中叶支气管闭塞,远端软组织肿块(边缘多发毛刺,约3.7cm×2.8cm);两肺弥漫微小结节;两侧胸腔积液,大量心包积液;两侧肋骨、胸椎、胸骨、右侧肩胛骨多发骨转移。

因为之前化疗方案效果不佳,赵女士坚决拒绝化疗,要求口服靶向药物吉非替尼,但考虑到赵女士缺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检测,使用这类药物依据不充分,可能造成治疗的延误。由于患者及家属意愿强烈,故向患者家属交待治疗风险签字后予以吉非替尼,胸腔穿刺置管术,多次定时抽放胸腔积液,同时每4周1次静脉滴注唑来膦酸。

寻求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疗效不明显,而且需要反复抽放胸腔积液,赵女士家属在商量后决定寻求中医的联合治疗。

年9月7日来诊时,可见赵女士胸闷、气短、咳嗽、食欲差,舌淡红体胖大,苔白,中医辨证为肺脾肾气虚,气化不利,水饮内停。予以益气健脾,温化水饮治疗。处方:生黄芪、猪苓、全蝎、地龙、僵蚕等十几味药。中医会诊的当天,赵医院抽取胸腔积液约ml。

服药4天后,赵女士食欲好转,气短、咳嗽减轻,舌淡红舌体胖大,苔白,查胸腔B超示:两侧胸腔可探及液性暗区,右侧深约4.1cm,左侧深约4.0cm。治疗继依前法,前方加车前子,泽兰,7剂,日1剂,水煎服。会诊当日抽取胸腔积液后拔除置管,第2天出院。

年9月18日再次来诊时,赵女士食欲佳,咽干,无胸闷、气短及咳嗽,查胸腔B超示:两侧胸腔可探及液性暗区,右侧深约4.0cm,左侧深约3.0cm。随证调整药方,继续服药15剂。

年10月6日复诊,患者右肩及腰正中痛,食欲佳,精神好。查胸腔B超示:两侧胸腔可探及液性暗区,右侧深约3.7cm,左侧深约0.7cm。查胸部CT平扫并与前比较示:左侧胸腔积液较前吸收,微量心包积液;右肺上叶后段及中叶支气管远端实变影体积较前缩小;两侧肋骨、胸椎、胸骨,右侧肩胛骨多发骨转移。

随访治疗3年,赵女士情况良好,复查胸部CT示:左侧胸腔积液消失,心包积液较前减少。患者仍坚持家务劳动,生活行动如常。至今仍然随访巩固治疗中,长期带瘤生存已6年。

案例分析

从中医的角度看,肺癌恶性胸腔积液根据其临床表现属于中医“悬饮”、“支饮”范畴,祖国医学认为肺脾肾三脏共同维持人体正常水液代谢。而患者因病邪稽留,凝滞气血,损伤正气,致肺脾肾功能失调,因此故见恶性胸腔积液等证,治疗上需重视整体,考虑到患者身体体质较差,因而治疗需缓缓图之,即以尽量温和的手段,围绕着实现“长期带瘤生存”和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目标进行辨治。

近年来,吉非替尼因其在肺腺癌治疗中较好的预后及较少的不良反应逐渐得到较广泛应用。虽然吉非替尼对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疗效显著,但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于1年内产生耐药。上述案例中的赵女士肺癌恶性胸腔积液、多发骨转移初始应用靶向药物依据不充分,经辨证合用中药治疗,未出现吉非替尼耐药及药物不良反应,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均得到了有效控制,原发病灶较前缩小,多发骨转移病情稳定,延长了带瘤生存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也为肺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qutuangou.com/jbzd/7186.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