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癌症变成慢性病,不是梦;
阿来替尼更新临床数据,中位无进展生存期34.8个月,开创靶向治疗新时代
靶向药物的出现,是肺癌治疗史上的重大突破。具有特定驱动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不选择化疗药,使用靶向药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这些靶向治疗极具“针对性”,不同类型的患者会有不同的“境遇”。
因此,确诊肺癌之后,进行基因检测非常必要。
如果患者有EGFR突变,可以用易瑞沙/特罗凯/泰瑞沙等药物,有效率60%-70%;如果有C-Mt、ROS-1、RET等基因问题,也有不错的靶向药,比如克唑替尼/LOXO等。
另外,还有一部分患者更特别,他们都有一个叫做ALK的基因出了问题。这个ALK基因鬼使神差的跟另外一个叫做EML-4的基因交织到了一起,我们称之为ALK基因融合(简称ALK+),大约占肺癌患者的5%,更多的出现在年轻不抽烟的肺腺癌患者身上。
ALK+:癌症中的钻石突变
ALK+患者真的很特别,每天只需吃两次药,就跟治疗高血压/糖尿病一样简单,就能获得不错的效果,一些特别“幸运”的患者,肿瘤可能就“吃没了”。
因此,有人称ALK+是癌症中的钻石突变。罹患癌症当然是不幸的,但有ALK+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第一代ALK抑制剂克唑替尼对ALK+患者的有效率高达60%-70%,效果还是不错的。但它有两个缺点:
一是控制不了脑转移,很多患者使用一段时间之后,脑子里会长肿瘤,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治疗手段少不说,患者的预后也是非常差;
二是容易耐药,不少患者用药一年左右,肿瘤就会卷土重来。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科学家们持续在研发新一代的ALK抑制剂,比如咚咚曾多次介绍过的这个新一代ALK抑制剂——Alctinib(中文名:阿来替尼)。
据大型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显示:针对ALK+的肺癌患者,确诊后直接使用阿来替尼比克唑替尼好很多,有效率高达80%-90%,无进展生存时间更是创造了晚期肺癌治疗史上的新高度。
阿来替尼:提高三倍无进展生存期,有效预防与治疗脑转移
在今年6月召开的年ASCO年会上,研究人员更新了ALEX研究的结果,这是一个全球多中心的三期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是比较阿来替尼跟克唑替尼到底谁的效果更好。研究从年就开始,共纳入位初诊的ALK+非小肺癌患者:位接受阿来替尼,口服mg,每天两次;位接受克唑替尼,口服mg,每天两次。
中位PFS近三年,长期生存不是梦
经过两年随访,阿来替尼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历史性的达到了34.8个月,而克唑替尼组只有10.9个月,阿来替尼提高了足足3倍的无进展生存期,这意味着50%的癌症患者可以轻轻松松实现近3年的无进展生存,就是跟正常人一样生活。具体数据如下图:
对于大部分靶向药物来说,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大多在10-12个月;人尽皆知的“肺癌神药”-奥希替尼一线用于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PFS达到18.9个月;而阿来替尼的PFS历史性的达到了34.8个月,接近三年,这绝对开创了一个新时代,也意味着“把晚期肺癌变成慢性病”,再也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已经成为现实。
戴顶“安全帽”,全副武装上战场
脑转移是肺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也是最令人闻风丧胆的转移。一方面脑转移会加重患者的负担,造成头痛、呕吐等症状,甚至会影响认知功能和行为能力;另一方面,脑转移患者的生存时间也会大大缩短。既往流行病学数据告诉我们,ALK+患者更易发生脑转移。
所幸我们观察到阿来替尼具有很好的脑组织保护作用。ALEX研究中,阿来替尼组颅内进展(包括原有脑转移灶进展或新发脑转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克唑替尼(12%对比45%);在基线时不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中,统计一年时间,阿来替尼组仅4.6%的患者会发生脑转移,而这个数字在克唑替尼组有31.5%之多!换句话说,阿来替尼延缓了脑转移的发生,相当于给患者戴了一顶“安全帽”,使更多患者免于这种致命痛苦的折磨。
对于那些不幸在基线时就已经存在脑转移的患者,也无需过于悲观,因为阿来替尼同样可以有效地治疗脑转移。在ALEX研究中,阿来替尼组的PFS达到了27.7个月,几乎是克唑替尼组(7.7个月)的4倍!具体如下图:
有效率82.9%,绝大部分患者肿瘤缩小超过50%
在缓解率方面,阿来替尼组的肿瘤总体缓解率达到了82.9%,高于克唑替尼组的75.5%。另外,阿来替尼的优势不仅仅体现在比例的升高,肿瘤缓解的程度也大幅提升。来自研究中的数据显示,阿来替尼组超过90%的患者肿瘤缩小超过50%,近半数的患者肿瘤缩小超过75%。
把握生命的长度,提升生命的宽度
对于任何一种药物,患者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