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COVSNCCN
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
局限期
T1-2,N0
I级推荐:肺叶手术+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辅助化疗(依托泊苷+顺铂/卡铂);术后N1和N2患者推荐辅助放疗;
II级推荐:预防性脑放疗
超过T1-2,N0
PS0-2
I级推荐:化疗+放疗(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卡铂)
II级推荐:化疗+同步放疗;CR或PR的患者,预防性脑放疗
PS3-4(由SCLC导致)
I级推荐:化疗±放疗(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卡铂)
II级推荐:CR或PR的患者,预防性脑放疗
PS3-4(非SCLC导致)
最佳支持治疗
局限期
T1-2,N0,M0
纵膈病理学分期阴性
初始治疗:肺叶切除术+纵膈淋巴结清扫或采样
辅助治疗:N0(全身治疗);N1(全身治疗±纵膈放疗,序贯或同步);N2(全身治疗±纵膈放疗,序贯或同步)
身体条件无法手术或决定不行手术切除
初始治疗:立体定向消融放疗;全身治疗+同步放疗
辅助治疗:全身治疗
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广泛期
无症状且无脑转移
PS0-2PS3-4(由SCLC导致)
I级推荐:化疗+支持治疗(化疗方案:依托泊苷+顺铂/卡铂;伊立替康+顺铂/卡铂)
II级推荐:依托泊苷+洛铂;CR或PR的患者,胸部放疗、预防性脑放疗
III级推荐:Atezolizumab+依托泊苷+卡铂
PS3-4(非SCLC导致)
最佳支持治疗
有局部症状
上腔静脉综合征
临床症状严重者,放疗+化疗;临床症状较轻者,化疗+放疗;预防性脑放疗
脊髓压迫症
局部放疗控制压迫症状+EP/EC/IP/IC方案化疗
骨转移
EP/EC/IP/IC方案化疗+局部姑息外照射放疗;有骨折高危患者可采取骨科固定
阻塞性肺不张
EP/EC/IP/IC方案化疗+胸部放疗
伴脑转移无症状
EP/EC/IP/IC方案化疗+全脑放疗;CR或PR的患者,胸部放疗
伴脑转移有症状
全脑放疗+EP/EC/IP/IC方案化疗;CR或PR的患者,胸部放疗
广泛期
无局部症状及脑转移
PS0-2PS3-4(由SCLC导致)
初始治疗:全身治疗,支持治疗
PS3-4(非SCLC导致)
初始治疗:个体化治疗包括支持治疗
有局部症状
上腔静脉综合征、肺叶梗阻、骨转移
初始治疗:全身治疗±症状部位放疗;若有骨结构破坏所致骨折风险,考虑骨科固定及姑息性外照射放疗
脊髓压迫
初始治疗:全身治疗前对症状部位放疗,除非需要立即全身治疗
广泛期伴转移(无症状)
初始治疗:可先行全身治疗,全脑放疗在其后进行
广泛期伴转移(有症状)
初始治疗:全身治疗前应对全脑放疗,除非需要立即全身治
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二线治疗
3个月内复发
I级推荐:拓扑替康
II级推荐:参加临床研究;伊立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吉西他滨;替莫唑胺;异环磷酰胺
3-6个月复发
I级推荐:拓扑替康
II级推荐:参加临床研究;伊立替康;多西他赛;吉西他滨;口服依托泊苷;长春瑞滨;替莫唑胺;异环磷酰胺
6个月以上复发
I级推荐:选用原方案
后线治疗
复发或原发疾病进展
PS0-2
后续全身治疗;姑息对症处理(包括对症状部位局部放疗)
PS3-4
姑息对症处理(包括对症状部位局部放疗)
小细胞肺癌的三线治疗三线及以上治疗
参加临床研究;安罗替尼;Nivolumab
NCCN丨初始或辅助治疗的全身方案局限期(最多4-6个周期)
顺铂75mg/m2第1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
顺铂25mg/m2第1、2、3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
顺铂60mg/m2第1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
卡铂AUC5-6第1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
在全身治疗+放疗期间,推荐顺铂/依托泊苷(1类)。
在同步全身治疗+放疗期间,不推荐使用骨髓生长因子(不使用GM-CSF为1类)。
广泛期(最多4-6个周期)
卡铂AUC5第1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阿特珠单抗0mg第一天
每21天重复×4周期
序贯阿特珠单抗单抗维持治疗0mg(1类,首选)
卡铂AUC5-6第1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
顺铂75mg/m2第1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
顺铂80mg/m2第1天:依托泊苷80mg/m2第1、2、3天
顺铂25mg/m2第1、2、3天:依托泊苷mg/m2第1、2、3天
卡铂AUC5天第1天:伊立替康50mg/m2第1、8、15天
顺铂60mg/m2第1天:伊立替康60mg/m2第1、8、15天
顺铂30mg/m2第1、8天:伊立替康65mg/m2第1、8天
NCCN丨后续全身治疗首选临床试验复发≤6个月
PS评分0-2分:
拓扑替康口服或静脉输注
伊立替康
紫杉醇
多西他赛
替莫唑胺
纳武利尤单抗±伊匹单抗
帕博利珠单抗
长春瑞滨
口服型依托泊苷
吉西他滨
环磷酰胺/阿霉素/长春新碱
苯达莫司汀(2B类)
复发6个月
原方案
对PS评分2的患者考虑减低剂量或生长因子支持
小结
总体来看,小细胞肺癌在进行系统性的分期检查后提示无纵膈淋巴结转移的T1-2N0患者可以考虑手术切除;超过T1-2N0的局限期患者依托泊苷联合铂类是经典的一线治疗方案;其他更为晚期(广泛期)的患者一线治疗方案则是依托泊苷+铂类/伊立替康+铂类。后线治疗可选化疗药(拓扑替康、紫杉醇、多西他赛、异环磷酰胺或是原化疗方案等)、抗血管新生靶向药(安罗替尼)和免疫治疗(Nivolumab)。一般而言,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初始治疗非常有效,但大多说患者因疾病相对耐药而复发。当这些患者接受进一步全身治疗后,中为生存期仅为4至5个月。后续全身治疗在许多患者中带来了明显的姑息效果,但缓解的可能性高度取决于复发距初始治疗的时间。
对比国内外的治疗药物推荐,可以看出,相对于非小细胞肺癌而言,目前国内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手段相对有限:放疗+化疗为主,其他靶向药物几乎没有,免疫治疗也期待着更多的临床数据出炉。面对这样的现状,陈医生只能再一次提醒大家,可以参加临床试验,因为目前国外已经有很多免疫制剂获批用于小细胞肺癌,而国内暂时还处于空白状态。纳武单抗年8月17日,Opdivo(Nivolumab)成为唯一个被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含铂方案化疗以及至少一种其他疗法后疾病进展的转移性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的免疫肿瘤(I-O)治疗药物。这一次Opdivo(Nivolumab)被批准用于治疗小细胞癌是近20年小细胞肺癌首次批准新药。NCCN指南推荐Nivolumab单药以及Nivolumab联合Ipilimumab可用作一线治疗后6个月内疾病出现复发患者的后续治疗选择。阿特珠单抗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3月18日宣布,批准对PD-L1抑制剂Atezolizumab(阿特朱单抗,Tecentriq)与卡铂和依托泊苷联合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的一线治疗。该优先审批基于著名的试验IMpower试验的结果,与单纯化疗方案(卡铂和依托泊)相比,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加入PD-L1抑制剂联合标准治疗方案-卡铂和依托泊苷可提高生存率。中位随访13.9个月后,实验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为12.3个月,而单独化疗为10.3个月。年第一版NCCN指南将该方案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的优选推荐。帕博利珠单抗年6月18日,FDA批准帕博利珠单抗用于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既往已经接受过铂基化疗和至少一种其它前期疗法后进展)本次获批是基于KEYNOTE-(NCT)II期篮子研究(Basketstudy),和KEYNOTE-28的1b期临床试验中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的抗肿瘤活性。在这两项试验中,接受过2次以上前期治疗,但是疾病继续进展的患者接受了Keytruda的治疗。对这两项试验中患者的汇总分析表明,Keytruda的总缓解率达到19.3%,其中,2名患者达到完全缓解,14名患者达到部分缓解。得到缓解的患者中,半数以上患者的缓解持续时间超过18个月。帕博利珠单抗在治疗晚期小细胞肺癌患者中表现出理想的抗肿瘤活性和持久反应,特别是在PD-L1阳性的患者中疗效更为显著。目前国内也有很多的免疫制剂正在临床试验阶段(针对小细胞肺癌),比如特瑞普利单抗等链接:
1.体检发现肺部小结节,是肺癌吗?
2.肺癌靶向药物疗效好、副作用小,都可以试试?
3.靶向药物治疗期间,需要注意哪些?
4.靶向药物治疗出现耐药了,怎么办?
5.肺癌靶向药物有哪些,用法都在这儿
6.EGFR小分子抑制剂的疗效如何?出现不良反应时如何处理?
7.EGFR大分子抗体的疗效如何?出现不良反应时如何处理?
8.ALK抑制剂的疗效如何?有哪些注意事项?
9.少见基因突变抑制剂有哪些?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
10.抗血管生成抑制剂的疗效如何?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
11.血管内皮抑制素的疗效如何?出现不良反应的处理?
12.靶向治疗需要与其他治疗联合吗?
13.热门的免疫治疗,到底是什么?
14.临床试验=小白鼠?如何参加?
15.肺癌丨NSCLC,国内外治疗方案大比拼
本文作者
审核专家
科室介绍
医院胸部疾病诊疗中心于年1月正式成立,引进嘉兴市胸心外科、胸部肿瘤中心重点支撑学科和呼吸科、介入科等专家团队,开展胸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年被评为嘉兴市重点扶持学科。现有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2名,教授2名,硕士生导师1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1人,硕士2人。目前除完成各种常规胸部疾病的诊断及微创治疗,如通过胸腔镜或联合腹腔镜完成肺部、食管、纵隔等疾病手术,疗效好、创伤小、恢复快,还开展疑难复杂的胸部手术,为广大患者带来了福音。医院的先进设备及医疗条件开展胸部肿瘤的多学科诊治,利用后64排CT影像处理技术开展多学科肺小结节的诊断。具有独立的分子病理实验室,拥有分子病理诊断医师和技术人员4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3人,能开展临床分子检测及基础研究。配备先进的实验室设备,并成功在各系统的恶性肿瘤中开展相关分子检测项目,为指导疾病的精准医疗,特别是为肿瘤的分子分型、靶向治疗及科研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医院及医院、医院、医院等建立了业务联系,邀请国内著名专家联合会诊,定期门诊,开展对胸部疾病的诊断、手术、分子病理分析、靶向药物、放疗、介入等治疗,确保患者得到一站式国内先进水平的医疗服务。近些年中心成员主持省科技厅课题2项,吴阶平基金1项,省医学会基金1项,市科技局课题3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或省部级以上课题11项。以第一及通讯作者在AnnOncol,JThoracOncol,LungCancer,ClinLungCancer等SCI杂志发表文章30篇,总影响因子.分,单篇最高影响因子14.分。获得市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中心成员在ELCC,GAP和ESMOAsia国际大会上进行口头发言3项,并以壁报交流形式在ASCO,AACR,ESMO,WCLC,ELCC等国际大会上展示22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