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第三代EGFR-TKI靶向药辅助治疗肺癌,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降低83%!早中期肺癌患者有机会达到治愈的效果!”北京时间9月20日凌晨0:30,国际临床医学顶尖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The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医院吴一龙教授领衔的ADAURA研究成果,进一步科学论证了EGFR突变NSCLC(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获益,为NSCLC术后治疗策略提出了新的方向。
据了解,作为ADAURA研究全球三位leadingPI(总负责人)之一,此次吴一龙教授以第一作者和共同通讯作者在国际临床顶尖杂志上发表肺癌领域突破性成果,展现了中国临床专家在肺癌治疗领域的创新与领先力量。
术后靶向治疗延长肺癌生存期
据《全国癌症报告》显示,我国肺癌年发病人数高达78.4万,发病率及死亡率分别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0.03%及26.99%,居恶性肿瘤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5%,仅有约1/3的早期NSCLC在诊断时有手术机会。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钟文昭介绍,对于早中期(Ⅰ期-III期)肺癌,手术是最主要的治疗手段和获得治愈的机会。由于肺癌存在微转移和分子微残留,很多患者都面临着术后复发的风险。对可手术切除的Ⅱ-ⅢA期和部分ⅠB期NSCLC患者,推荐在手术后接受以顺铂为基础的辅助化疗。虽然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5%的生存率,但5年疾病复发或死亡风险依旧较高。
除IA期患者外,IB-III期肺癌的治愈率并不乐观,IB、II期、IIIA期的5年复发率分别是45%、62%、76%,术后复发继而进展为晚期肺癌。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钟文昭介绍ADAURA研究概况。
钟文昭表示,为改善早中期肺癌患者预后,国际学者开展过多种研究,包括改变肺癌手术方式、扩大淋巴结清扫范围、抗血管生存的方式,近期疗效有所改善,但总体并没有延长患者生存期。随着对肺癌人群精准分类和EGFR-TKI靶向药的加入,对延长患者生存期有了重大突破。
围绕早中期肺癌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获益,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团队联合全国多中心,开展了系列临床研究。-年进行的ADJUVANT研究,首次证明完全手术切除的EGFR突变阳性II-IIIA期肺癌患者,术后EGFR-TKI(第一代靶向药)辅助治疗2年的无瘤生存期(DFS),较常规化疗延长了10个月。
年启动的ADAURA研究,是一项全球个中心参与的随机对照Ⅲ期临床研究,探索了第三代EGFR-TKI靶向药作为辅助治疗方案,用于接受完整肿瘤切除的ⅠB-ⅢA期EGFR突变NSCLC患者的获益。
研究成果令人欣喜。肺癌手术(±辅助化疗)后第三代EGFR-TKI靶向药辅助治疗,观察复发风险和死亡率下降了83%,“而且,不论Ⅰ期-III期、不同突变类型的肺癌患者都有获益。”钟文昭说。
中国学者引领肺癌精准治疗
“ADAURA研究最重要的意义,是给早中期肺癌患者带来治愈的希望。”吴一龙教授表示,基于ADJUVANT研究结果,ADAURA提出完成辅助化疗后的随机对照研究,二者也可以相互验证患者是否需要术后辅助化疗。第三代EGFR-TKI肺癌靶向药在早中期肺癌患者身上观察到的83%的复发率下降,有效推迟了肺癌术后复发,意味着更多的肺癌患者将达到5年生存期,获得治愈的可能。
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吴一龙教授
据了解,ADAURA研究从概念产生、设计到落地,重要的观念来自中国学者。吴一龙教授是全球leadingPI之一,其他两位PI来自美国、日本。研究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