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晚期肺癌 > 肺癌治疗 > 外科分子靶向治疗会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外科分子靶向治疗会提高早期非小细胞肺癌的

发布时间:2017-11-21 10:14:40   点击数:

关于彩色茧:

彩色茧致力于介绍最新医学前沿资讯,分享医疗经验,交流从业心得!

打造面向临床医生、医院、医药企业和医药从业者的医学新媒体!

最热、最新资讯每日上午11点准时为您推送!

导读:

近年来,对于存在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其可以依靠的治疗手段之一。例如,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治疗非鳞癌患者的一线方案。

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大约占到了肺癌总数的85%,全球每年的发病人数在万左右。外科手术仍然是早期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的核心,对于IA期和IIIA期的患者来说,5年生存率可以达到73%和24%,而新辅助化疗则显著改善了患者术后的治疗效果。对于那些非转移性不可切除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同步放化疗仍然是首选的治疗方案。但是化疗本身的毒副作用比较大,患者的接受度比较低,收益也因此打了很大的折扣。新的强效、接受度高的辅助治疗手段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年来,对于存在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分子靶向治疗已经成为其可以依靠的治疗手段之一。例如,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已经成为治疗非鳞癌患者的一线方案。另外,相当一部分靶向药物已经被证实单用有效,其中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对于伴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EGFR)的患者,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ALK)对于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易位的患者均有很好的疗效。靶向药物对于远期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显著,然而,目前尚没有数据证实靶向药物对早期或局部进展期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我们回顾分析了靶向药物作为放化疗的辅助治疗的疗效。

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以厄洛替尼为代表的EGFR-TKIs类靶向药物在治疗远处转移非小细胞肺癌伴EGFR突变的患者时,效果显著优于化疗,无论是在无恶化生存时间,还是反应效率和生存质量上。而EGFR-TKIs联合手术或者放疗对于非远处转移的患者来说,效果并未得到证实。我们分析总结了3个临床试验,并未得到阳性结果。相似的是贝伐单抗和免疫治疗(MAGE-A3)在治疗无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时的效果并未得到证实。

综上所述,无远处转移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管理自辅助化疗和同步放化疗以来经历的变化很少,数据上,没有靶向治疗被证实有效。临床试验结果不够理想,原因是样本量比较小,未受选择的患者被纳入试验。我们需要进行后续的研究,集中在厄洛替尼、贝伐单抗和免疫治疗(MAGE-A3)在辅助治疗的作用上。

↓↓↓更多精彩内容







































治疗白癜风有什么偏方吗
西安专业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qutuangou.com/jbzl/679.html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