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年9月16日至21日,全球顶级肿瘤峰会——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以线上形式召开。在此次会议上,泽璟制药“多纳非尼对比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II/III期临床研究(ZGDH3)的探索性亚组分析“的摘要成功入选壁报交流(壁报编号:P),标志着该研究的成果再次得到国际肿瘤学界的认可。
ZGDH3探索性亚组分析结果
#01
背景
ZGDH3研究是一项在中国人群中进行的多纳非尼与索拉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头对头比较II/III期临床研究,医院秦叔逵教医院毕锋教授共同牵头,全国37家肿瘤中心联合开展。该研究共纳入例受试者,是迄今为止一线治疗晚期肝癌入组中国患者最多的、并最接近中国肝癌患者真实情况的大型III期临床研究,主要研究终点为总生存期(OS)。研究结果已证实,多纳非尼与索拉非尼相比,能够显著延长晚期HCC患者的总生存期,并在几乎全部预设的亚组分析中亦显示出较索拉非尼具有更优生存获益的趋势。同时,多纳非尼也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本次ESMO大会发布的壁报旨在进一步探索和评估具有其他基线临床特征的亚组患者,能否从多纳非尼的治疗中取得更优的生存获益。
#02
方法
本分析基于ZGDH3研究的意向治疗分析人群(ITT,所有经随机化分组的患者)。针对每个亚组进行多纳非尼与索拉非尼的OS的比较,中位OS由Kaplan-Miere法评估,采用分层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计算风险比(HR)及其95%置信区间(CI)。
#03
结果
总共例患者纳入分析(两组各例)。多纳非尼组的OS获益在大多数亚组中均显示出优于索拉非尼组的趋势(HR的点估计<1),并且在以下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ECOGPS评分为1分(p=0.)、AST正常(p=0.)、既往未接受介入治疗(p=0.)、无肺部靶病灶(p=0.)、有淋巴结靶病灶(p=0.)、年龄≥65岁(p=0.)以及BMI<25(p=0.)。尤其在年龄≥65岁的患者中,多纳非尼组和索拉非尼组的中位OS分别为12.1和8.9个月,多纳非尼组获益显著(HR0.,95%CI0.~0.)。
多纳非尼对比索拉非尼的探索性亚组分析OS结果
#04
结论
多纳非尼在大多数基线特征亚组中均展现出较索拉非尼更优的生存获益,进一步确证了多纳非尼一线治疗晚期HCC的优良疗效。
关于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
甲苯磺酸多纳非尼片(简称“多纳非尼”)是泽璟制药开发的口服多靶点、多激酶抑制剂类小分子抗肿瘤药物,属于1类新药,公司拥有该产品独立的自主知识产权。临床前药理学研究证实,多纳非尼既可抑制VEGFR、PDGFR等多种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也可直接抑制各种Raf激酶,并抑制下游的Raf/MEK/ERK信号传导通路,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肿瘤血管的形成,发挥多重抑制、多靶点阻断的抗肿瘤作用。多纳非尼一线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的Ⅲ期注册临床研究结果显示:与现有标准一线治疗药物索拉非尼相比,在未接受过系统治疗的不可手术或转移性晚期肝细胞癌患者中,多纳非尼治疗组的总生存期显著优于索拉非尼治疗组,达到统计学上差异显著性且具有临床意义的延长。此外,多纳非尼组在3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与药物相关的导致停药或减量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等方面均显示出更优的安全性。
多纳非尼已于年6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于既往未接受过全身系统性治疗的不可切除肝细胞癌患者。同时,多纳非尼治疗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的Ⅲ期临床研究已取得成功;多纳非尼与抗PD-1/L1单抗、双特异抗体KN联合治疗晚期肝细胞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关于泽璟制药
泽璟制药(.SH)是一家专注于肿瘤、出血及血液疾病、肝胆疾病和免疫炎症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的创新驱动型化学及生物新药研发和生产企业,是科创板首家以第五套标准上市的企业。公司成功建立了两大平台,即精准小分子药物研发及产业化平台和复杂重组蛋白生物新药研发及产业化平台,拥有三个研发中心,开发了丰富的小分子新药与重组蛋白新药的产品管线,目前在研13个新药的37项研发项目,覆盖肝癌、非小细胞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鼻咽癌、骨髓增殖性疾病等多种癌症和血液肿瘤以及出血、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个治疗领域。公司致力于研发和生产具有全球自主知识产权、安全、有效、患者可负担的创新药物,以满足国内外巨大的临床需求。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