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晚期肺癌 > 肺癌治疗 > 新养老群像07养老社区的医养结合可靠

新养老群像07养老社区的医养结合可靠

发布时间:2024/1/31 15:04:03   点击数:

养老社区的“医养结合”到底是什么?做什么?怎么做?

带着这些疑问,医院全职的首席医疗专家——汤彦教授。

汤教授曾是广州呼吸疾病研究所(国家呼吸疾病研究中心)团队成员,负责临床医疗、临床药物研究及硕士研究生培养,还是广东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常委,学术水平和临床能力都很过硬。

在和粤园居民聊天时,汤教授的名字和故事总被居民挂在嘴上,让我很是好奇。

采访进行了两个小时,汤教授敞开心扉,聊了许多她最真实的经历、思考和坚持,让我们跟着她真正认识一下养老社区的“医养结合”。

新养老群像07

医院首席医疗专家汤彦

01

退休后转型,拥抱新挑战

我们以前工作非常繁忙、压力很大,所以退休后,当同事医院的招聘消息时,我说:“医院做了差不多40年,不想再继续做了,如果有养老行业的工作机会,我倒是愿意试试。”

刚好年初,猎头公司就找到了我,说泰康有一个机会。

当时我还不了解泰康,但第一是符合我的职业预期;第二是他们的介绍很有吸引力,我就过来了解和考察,当即便决定加入,担任医院的首席医疗专家。

但来到泰康,就意味着我要从呼吸专科医生向全科转型,不能纯靠“吃老本”,这是个全新的挑战。

工作初期我一边建设团队,一边带领团队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我们几乎每个星期都开学习会,尤其要结合粤园长辈的病例,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讨论。围绕一些复杂问题,我们会联医院开展远程会诊,也会动用朋友、前同事等关系进行请教,还打通了粤园周边的医疗资源,医院医院建立了合作关系。

比如我们一位长辈患眩晕症18年,但18年间都没有被确诊病因,我猜想她一定经历过漫长而失望的求医过程。

我自己也有眩晕症,我就先从自己身上试验,通过不断排查之后,我给自己诊断了耳石症,就这样边学边干,也帮助阿姨确诊了她的眩晕是因耳石症诱发。

随后,医院的眩晕中心,为我们粤园的长辈建立了绿色通道,这样经我确诊是耳石症的粤园居民,医院就可以不再经过挂号、门诊、筛查,直接接受诊疗。

所以我在工作中还是蛮费脑筋的,也偶有如履薄冰之感,但我就是始终坚持学习,遇到问题钻研到底,以期不断提升自己、帮助长辈。

最近我又在学肌内贴,就是为了看看能不能通过肌内贴帮助长辈们缓解疼痛,许多方法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摸索,我现在身上就贴着呢。

所有老人都是多病共存的,我们“医养结合”的意义,就是让老人的各类病情得到稳定控制,同时找到更多方法让老人的身体更舒服一点。

我每周都会去参加粤园举办的居民健康讲座,第一是对我们医生的讲课情况加以了解,第二就是通过长者的提问去发现更多具体的需求,进而去解决这些问题。

02

医养结合,从细节入手

我们日常是怎样通过医养结合,守护长辈的健康呢?我分享个例子。

我们有位长辈患有帕金森,同时脊柱侧弯让她的整个身子都叠在了一起,基本抬不起头。

在和长辈的交谈中,我发现她睡不着、痛苦、担忧,基本可以用“万念俱灰”来形容,而且长辈才75岁,还属于比较年轻的老人,这种情况非常令人遗憾。

我就用了些药物来调整她的心境,很快长辈就来告诉我“自己心情好多了,想追求进一步治疗,改善脊柱侧弯”。

就这样,长辈重新恢复了精神后,也就有了人生的奔头,她坚定地去做了手术,打了32颗钉子把脊柱拉直,随后整个人的状态完全不同了。

虽然这位长辈的帕金森仍然是不可治愈的,但她的生活质量和心情状态都有了明显改善,而且之前的脊柱侧弯已经压迫到了呼吸,她其实每天都在忍受着身体上的不舒服。

我在这一案例中所发挥的具体作用很小,但我想这就叫做“医养结合”,我们要做得足够细,从细小处去入手,却往往能给到长辈很切实的帮助。

03

呼吸专长,长辈信赖

呼吸是我的专业和强项领域。

我们曾经为肺间质纤维化末期的叔叔进行紧急抢救,这位长辈是经粤园居民朱叔叔动员后、对我慕名而来的。

当时长辈的情况非常危急,上来就是心衰,我们一直抢救了三个多小时,直到晚上10点病情才接近稳定。

还有一位15年肺癌史+糖尿病的阿姨,当时她在医院复查,发现手术切口部分有一片阴影,医院担心是癌症复发,建议阿姨做进一步病理检查,她因为非常害怕而拒绝了。

这时我们该怎么办,直接建议阿姨按肺癌复发接受治疗吗?我仔细做了分析,阿姨肺癌已有15年病史,说明比较温和,不是恶性的,突然之间复发的可能性不大;她当时又很瘦,是糖尿病等问题造成的,身体无法接受癌症的高强度治疗。

我特地联系了我最信任的一位放射科主任,和他讨论阿姨的胸片,我们共同分析后认为不像是癌症复发,更像是当初的手术切口发生炎症、聚集了较多分泌物而在检查中形成阴影。于是,我就大胆地给阿姨做了化痰治疗。

事实证明,我们花费大量精力做出的分析是对的,阿姨不是癌症复发,服化痰药后再去复查,发现阴影没有扩大,临床症状好转,指标恢复正常。

回顾从医这么多年,我永远的出发点都是尽量减轻病人不必要的奔波、劳累、抽血、检查等,当然前提是我们医生要通过深入挖掘、分析,对病人的病情作出判断,对疗效进行预估。总之,永远都要对得起病人。

居民们也都能感受到我的用心,现在来找我看病的真是从头到脚都有,我也觉得这两年的经历让我成长了很多,所以我也要对泰康说:

我不后悔我的选择,我很感谢泰康给我的平台,也很感谢长辈对我的信任,正是因为长辈们这样信赖我,给我们时间用药观察,我们才能一起创造“奇迹”。

04

24小时守护,对长辈和家属负责

我常说,我们就是长辈的健康守护者,24小时守护生命。

医院要负责全天24小时应对居民的拉绳报警突发情况,这就需要医生马上做出正确的判断。

对此我的态度是,该转的长辈我们没有及时转出,或者该留院的长辈我们转了出去,都是不合适的。

因为一旦转出,就会惊动家人,医院跑;长辈自己也会非常奔波,大家都了解外面的就医环境,节奏非常快,容易给老人带来不适感。

前一段时间开会,我就听说燕园越来越多的长辈不愿意转到外面就医,我们粤园也是这样,长辈医院的耐心和尊重,医院的环境差、密度大、医生忙碌等。

我们长辈说过一句很形象的话:粤园医生呵护长辈的态度,和外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更重要的是,我们能把更多时间、精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qutuangou.com/jbzl/8224.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