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肺癌为什么会发生骨转移呢?
近几年来,肺癌在精准医学领域取得的成绩,让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存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但肺癌患者活得越久,肿瘤局部和远处转移的概率也随之增加。其中,骨骼是肺癌远处转移最常见的部位。
骨转移的定义是“原发于骨组织以外的恶性肿瘤经血行转移至骨组织引起的以骨损害”。骨组织虽然坚硬,但是它仍然为组织器官,需要血液供应营养。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如果循环系统中出现了肿瘤细胞,肿瘤细胞随着血液流到骨头上,骨组织即使再坚硬也无法避免转移。
二.骨转移的两大主要症状:骨痛和病理性骨折
虽然肺癌发生骨转移将大大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时间,但临床上大约有一半的骨转移是没有症状的,这也提示了我们规律的全面复查的必要性。
而在有症状的骨转移中,最常见的就是骨痛,其次可能出现病理性骨折,病理性骨折的表现和外伤等导致的骨折十分类似,有些患者表现为脊髓压迫的症状,比如类似腰椎间盘突出的表现、下肢的不适甚至大小便功能的障碍。还有就是可能在血生化检查中出现血钙增高等表现。
三.易转移的部位:脊柱和躯干骨
肺癌骨转移的发生率与部位一般和原发癌的病理类型有关,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其次为小细胞肺癌和鳞癌。
肺癌骨转移的好发部位在脊柱和躯干骨近端。发生于脊柱者占50%,股骨占25%,肋骨和胸骨占12%。曾认识的一位患者,首次检查就已经发生了骨转移,当时的主要表现是腿痛、走路困难,颈部和躯干脊椎骨有明显疼痛。
四.需要做哪些检查才能诊断骨转移呢?
最佳的确诊手段是活检,骨转移的病灶也不例外,其次包含了核医学的检查及影像学、实验室检查。
1.骨活检:病理学是诊断肿瘤骨转移的金标准,但不是所有的骨转移瘤患者均需要骨活检。如果肺癌诊断明确,且全身多发骨破坏病灶,骨活检为非必须操作;如果肺癌诊断明确,但仅出现孤立性骨破坏病灶,则应积极进行活检。
2.放射性核素骨扫描(ECT):具有灵敏度高、全身骨组织一次成像不易漏诊的优点;但除了骨转移瘤之外的其他骨病变也可以出现核素浓聚,呈现出假阳性,因此ECT是恶性肿瘤骨转移的初筛诊断方法,但不作为转移性骨肿瘤的诊断依据。
3.X线扫描:X线是常规的骨科检查方法,但X线平片检测早期骨转移瘤的灵敏度低,难以发现早期转移灶。X线平片有一定的特异性,其操作简单、费用低廉,仍是诊断骨转移的主要辅助诊断工具。
4.CT:CT较常规X线平片检测骨转移瘤的灵敏度高,是对骨转移的诊断、骨质破坏程度评价较实用的工具。它可更精确地显示骨质破坏及其周围软组织肿块;CT对全身ECT检查阳性而X线平片阴性、有局部症状、疑有骨转移、MRI禁忌的患者较有价值。而对于骨皮质的早期转移、骨转移骨髓质的浸润,CT诊断的敏感性较低。
5.PET-CT:PET-CT可以较灵敏的显示骨髓微转移灶,早期诊断骨转移病变。PET-CT可以同时检查全身器官、淋巴结以及软组织,以全面评估肿瘤病变范围。PET-CT在诊断骨转移及全面评估肿瘤病情有特殊优势,但检查费用昂贵。
6.磁共振检查(MRI):MRI对于骨转移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尤其适用于检测脊柱的转移灶,伴有神经症状的患者。当怀疑骨转移,全身骨显像和X线平片仍不能确定时,可行MRI检查提供诊断证据。抗癌管家-康爱管家,我们一起抗癌,治愈癌症不是梦。MRI对骨髓腔内的早期转移灶有很高的灵敏度,是评价骨转移骨髓内浸润的首选工具。但操作时间较长,对于伴随有骨相关时间的患者在进行检查的时候可增加患者痛苦。
实验室检查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抽血化验,提示骨转移的指标有血钙的水平、碱性磷酸酶的水平等,但是这两个指标的异常改变因素太多,需要专业医生结合临床及其他辅助检查来判读。也就是说单个指标的升高并不能说明就是骨转移。
医院始创于年,是一家以中医肿瘤为特色的二级医疗机构,医院坚持“让癌症患者有尊严的活着”为治疗宗旨,先后为全国各地数万名癌症患者解除病痛。全国著名肿瘤病专家张中海主任,是我院核心技术带头人,从事肿瘤病研究40余年,在治疗食道癌、贲门癌、肝癌、肺癌、鼻咽癌、宫颈癌及恶性淋巴瘤方面具有丰富的治疗经验及独特的治疗效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