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晚期肺癌 > 肺癌病因 > 靶向治疗药物开启肺癌精准治疗的新纪元咚

靶向治疗药物开启肺癌精准治疗的新纪元咚

发布时间:2023/11/27 9:35:39   点击数:
局限型白癜风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401/6140855.html
肺癌一直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在今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年全球癌症最新数据中,肺癌死亡人数远超其他癌症类型,位居所有癌症之最。一直以来在肺癌领域,EGFR、ALK、ROS1等驱动基因突变已广泛普及,针对这些驱动基因的靶向药物均已获批上市。但肺癌驱动基因RET融合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标准治疗仍以化疗为主,而疗效并不理想,尚存在巨大未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如今,中国第一个选择性RET抑制剂终于获批上市!

精准治疗:肺癌患者的生命之光

精准医疗是近年来非常热门的医学概念,也是目前癌症治疗的核心思想。所谓“精准医疗”,指的是通过患者独有的临床和分子分型,给予患者合适治疗方案予以治疗。靶向治疗使驱动基因型肺癌逐渐成为临床可控的疾病,相比化疗时代,提升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时间,使晚期转移性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提升至个月,5年生存率可达14.6%[1]。年非小细胞肺癌NCCN指南推荐肺癌患者应检测的靶点为EGFR、ALK、ROS1、BRAF、KRAS、NTRK、PD-L1及新兴靶点MET、RET、HER2、TMB。在肺癌领域,80%-85%的肺癌属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2]。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技术理念的更新,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策略得到了不断优化,尤其靶向治疗药物以全身副反应小,作用精准、效果优越的特点,开创了肺癌精准治疗的新纪元,为晚期肺癌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时间。

RET靶点药物——肺癌精准治疗重要突破

RET融合是新近发现的肺癌驱动基因,在非小细胞肺癌中RET融合患者约占1-2%,以非吸烟人群较为常见,患者多不到60岁。以肺癌的庞大患者基数估算,中国每年新发RET阳性肺癌患者约1.1万人[3]。而对于RET融合的患者,拥有其他致癌性驱动基因的可能性低,被诊断时大都已处于疾病晚期,给诊疗带来极大挑战。但令人惊喜的是,我国首个针对RET融合的药物Blu-(普拉替尼)研发成功,并已获批上市。年5月29日,在权威的肿瘤学盛宴ASCO大会上,普拉替尼公布了其最新临床试验ARROW的数据:在所有RET融合的非小细胞人群中,普拉替尼的总客观缓解率(ORR)为65%,疾病控制率(DCR)为93%;其中:

经过化疗初治后入组的RET融合非小细胞肺癌80例,客观缓解率(ORR)为61%,疾病控制率(DCR)为95%;

初治入组的RET融合非小细胞肺癌患者26例,客观缓解率(ORR)为73%,疾病控制率(DCR)为88%。

无论是初治或经治,普拉替尼都有不错的疗效。在安全性方面,普拉替尼的安全表现同样令人满意,常见不良反应为1-2级,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停药率为4%[4]。

“在肺癌精准治疗领域,RET靶点的研发是一个巨大的突破。”ARROW研究主要研究者,医院吴一龙教授表示,“在普拉替尼上市之前,临床上对于RET融合NSCL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为含铂双药化疗,二线标准治疗方案为细胞毒药物或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单药治疗,但疗效均不理想。普拉替尼上市后有望改变国内RET融合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治疗标准,改善患者的生存现状和生活质量。”

吴一龙教授(中)

3月24日,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通过优先审评审批附条件批准普吉华(普拉替尼胶囊)作为国家一类创新药上市申请,用于既往接受过含铂化疗的转染重排(RET)基因融合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人患者的治疗。

现在,我们有很多的治疗选择,肿瘤学家可以更精准地选择具有更好结果和更好耐受性的疗法,越来越多肺癌患者将在科学指导和精准医疗指导下,合理地轮换药物,延长生存期,长期带瘤生存。如今,就有一个针对肺癌患者的好消息,为助力达成健康中国规划,北京生命公益服务中心发起了患者关爱项目。其中“生命守望”项目就是以服务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主旨,致力于将肺癌变成慢性病的梦想照进现实。

参考文献:[1].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qutuangou.com/faby/7897.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