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都市报

您现在的位置: 晚期肺癌 > 肺癌预防 > 晚期肺癌治疗前沿新策略,让部分患者靶向药

晚期肺癌治疗前沿新策略,让部分患者靶向药

发布时间:2023/12/14 9:55:02   点击数:

在肺癌当中,一些具有特定基因突变的患者,可以通过靶向药得到很好的治疗,然而不可避免的是,靶向治疗终会出现“耐药”,此后即便继续使用靶向药,也无法控制肿瘤了。

那么有没有什么好办法,能大幅延长肺癌患者靶向治疗的有效时长?通过今天这个案例,我们将一起了解一种新的晚期肺癌治疗策略。据美国肺癌专家介绍,采用这种策略,一些EGFR突变的肺癌患者,靶向药使用长达5、6年都没有耐药!来源:摄图网我们先来看一个案例:这是一位肺癌晚期患者,肺内多发转移且胸膜也有肿瘤侵犯。该患者确诊后进行了血液基因检测,未发现有可靶向治疗的基因突变,故开始了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一段时间。治疗期间,经过又一次组织基因检测,该患者检出了EGFR19突变,随即开始了EGFR三代靶向药奥希替尼治疗。*基因检测中,组织检测相较于血液检测,可能准确性相对更高一些。因此如果血液检测没有查出可靶向治疗的突变,还可考虑使用组织检测。靶向治疗一段时间后,患者的复查结果显示肿瘤似乎比几个月前有一点点增大。因此患者很快陷入到了焦虑中:我是否已经耐药?是否需要尽快更换其他有效药物?继续使用奥希替尼,会不会耽误我的病情,导致全身扩散?为了脱出困境,患者当机立断,通过盛诺一家预约了美国肺癌大咖Azzoli博士,希望以远程咨询的方式确认是否已经对奥希替尼耐药,以及如果真的耐药了接下来该如何治疗。来源:摄图网Azzoli博士经过仔细查阅和分析了该患者的既往治疗经过以及提供的影像资料,很快给出了专业解答:根据CT影像来看,位于该患者右肺下叶的肿瘤比较难以测量,但仍可以看出,肿瘤在治疗后有所缩小,且当前没有新病灶出现,因此奥希替尼大概率仍没有耐药。虽然近期一次检查显示,患者的肿瘤似乎略微有所增大,但不足以判定确实在增长,应继续治疗并随访,3-4个月后以胸部CT的方式复查,看看肿瘤的情况,同时建议该患者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脑部核磁检查,防脑转移“突然袭击”。如果实在担心,患者还可以考虑使用PET-CT扫描或循环肿瘤DNA检测进一步明确当前疾病的分布状况。总之,建议患者继续奥希替尼治疗并定期随访,无需更换方案。问及当奥希替尼真的耐药后该怎么办,Azzoli博士表示,奥希替尼治疗下,往往有几种不同的耐药机制,其中一种可以被称为“寡转移”——即具有耐药性的肺癌仅在一个或几个位置出现新病灶。此时,患者经评估,有机会通过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手段清除已经耐药的肿瘤进行巩固治疗,之后还可以继续使用奥希替尼维持治疗。来源:摄图网如果未来通过PET-CT、脑部MRI检测,确定癌症只在右肺下叶存在“寡转移”进展,那么可以考虑进行手术/放疗等局部治疗。如果未来患者不幸出现全身扩散,无法局部治疗,那么需要再次进行组织活检,看看患者肿瘤出现了哪些新的耐药机制,比如说MET扩增、RET突变、BRAF突变等等。大多数患者可能同时也需要接受传统化疗。此外,奥希替尼之后的“4代药”,美国也有很多药物正在研发中。比如针对HER3的抗体偶联药物PatritumabDeruxtecan,该药的疗效和传统化疗相当,并且对已接受过奥希替尼和化疗的患者仍然有效。又比如前沿双特异性抗体药物Amivantamab,该药与EGFR靶向药联用时,可能激发抗癌免疫活性。对于EGFRCS突变的奥希替尼耐药患者,即将获批上市的BLU-联合奥希替尼,疗效还是不错的。此外还有数十种靶向EGFR、MET的抗体偶联药物都在研发中。来源:摄图网看完以上专家讲解的内容,想必很多读者朋友对肺癌靶向治疗期间疑似耐药的问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也了解了即便奥希替尼耐药,晚期肺癌患者依然有很多治疗的可能性。但接下来,才是今天要介绍的重磅内容——有望帮助晚期肺癌患者大幅延长耐药时长的新策略!大概2个月后,这位患者经复查发现,确实如Azzoli博士的判断,他并没有耐药,肿瘤没有进展,也没有新的病灶出现。为了了解更多前沿的治疗信息,该患者选择了通过盛诺一家前医院、医院——MD安德森癌症中心,见到了该院的肺癌专家Heymach。结果根据近一次的CT复查结果,Heymach医生表示,由于当前奥希替尼疗效很好,因此患者有机会通过手术/放疗等治疗方法,消除掉当前肺部比较大的“寡转移”肿瘤,之后使用奥希替尼维持治疗。这就是被称为“局部巩固治疗”(LCT)+靶向治疗的治疗新策略。虽然它并不能帮患者实现根治,但却有机会大幅延长患者的靶向治疗耐药期和生存期!来源:摄图网据Heymach医生介绍,通过这种组合治疗方式,有的患者在LCT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六七年都一直没有耐药!通常,患者在奥希替尼治疗3个月后,就可以开始LCT治疗,但对于该患者,现在做也是可以的。其实这种策略并不是今天才出现的。早在年,美国放射肿瘤学会(ASTRO)第60届年会上,就曾公布过一项鼓舞人心的研究结果,并发表在了年的《柳叶刀·肿瘤学》杂志上[1]。这项2期临床试验,是由MD安德森癌症中心、伦敦健康科学中医院医院共同提供的入组患者。结果显示,对49名已经发生“寡转移”(不超过3个位置)的晚期肺癌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中增加放疗或手术,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生存期。其中,试验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获益为14.2个月,而对照组(标准治疗组)只有4.4个月;两组的平均总生存期分别为41.2个月和17.0个月。来源:摄图网在另外一项名为BRIGHTSTAR的临床试验中,同样也印证了这种新型治疗策略的有效性[2]。该试验针对的人群是ALK重排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给他们使用已上市的靶向药布加替尼(Brigatinib)一段时间后观察疗效,只要疾病没有进展,则给他们使用LCT进行巩固治疗,之后继续使用布加替尼靶向治疗。结果显示,这种LCT联合布加替尼靶向治疗的新策略,让患者3年疾病未进展的比例达到66%,而对照另一项肺癌重磅研究ALTA-1L的数据,该研究中,使用布加替尼的患者3年疾病未进展比例为47%。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qutuangou.com/jbyf/7958.html

网站简介 | 发布优势 | 服务条款 | 隐私保护 | 广告合作 | 合作伙伴 | 版权申明 | 网站地图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