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基因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既往被认为是免疫治疗的禁忌,但随着对靶向、免疫治疗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临床证据不断积累,免疫治疗在驱动基因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也逐渐有了一席之地。
(一)EGFR突变
1.初治EGFR突变患者:EGFR敏感突变患者通常具有肿瘤免疫原性低的特点,且早期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单药或ICIs联合化疗治疗初治EGFR敏感突变患者的疗效远不及标准EGFR-TKIs靶向治疗。此外,在EGFR-TKIs基础上联合ICIs的疗效提升有限,且存在较大安全性风险,特别是联合奥希替尼使间质性肺炎的发生风险显著升高。因此,不推荐ICIs用于晚期初治EGFR敏感突变NSCLC患者。
2.EGFR-TKIs耐药患者:对于EGFR-TKIs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的患者,且在缺乏有效靶向治疗或传统治疗疗效不佳的情况下,推荐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其中ICIs+化疗+抗血管治疗方案的临床证据较为丰富;ICIs+含铂化疗方案相比于单纯化疗可能并不能提高疗效,一般不推荐;ICIs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在既往化疗进展或不耐受的患者中显示一定疗效获益。
EGFR-TKIs耐药后序贯使用ICIs,为了避免EGFR-TKIs与ICIs可能的叠加不良反应,在使用ICIs前需给予EGFR-TKIs一定的洗脱期,使EGFR-TKIs药物蓄积从患者体内充分清除。EGFR-TKIs洗脱期的时间目前并无共识,一般有2种方式进行洗脱:一种为固定洗脱期时间,如1-2周;另一种方式根据EGFR-TKIs半衰期确定洗脱时间,如3-5个药物半衰期。
(二)ALK融合
ALK融合通常与肿瘤免疫原性低相关。多项早期研究结果一致提示ICIs联合ALK-TKIs治疗ALK融合NSCLC患者疗效提升有限,且ALK-TKI联合ICIs存在较大安全性风险。此外,ALK-TKIs耐药后免疫治疗疗效仍然不佳。因此,不推荐ICIs用于晚期初治及ALK-TKIs耐药后的ALK融合NSCLC患者的治疗。
(三)KRAS突变
KRAS突变通常与肿瘤免疫原性高相关。与单纯化疗比较,无论一线还是后线治疗,KRAS突变患者均能从ICIs或ICIs联合化疗±贝伐珠单抗中获益,故针对KRAS突变NSCLC的患者推荐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
(四)BRAF突变
多项回顾性研究显示BRAF突变患者可能从ICIs治疗中获益。对于BRAF非V突变患者,推荐一线使用以ICIs为基础(联合化疗、抗血管生成治疗等)的治疗策略;对于BRAFV突变患者,推荐在靶向治疗不可及或耐药后发生广泛进展时考虑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
(五)HER-2突变
HER-2突变的肿瘤免疫原性较高。多项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提示HER-2突变NSCLC可能从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中获益,但有待更多临床研究的验证。对于HER-2突变患者推荐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证据级别弱)。
(六)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
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的肿瘤免疫原性较低。多项小样本回顾性研究提示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NSCLC患者可能从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中获益,但有待更多循证医学证据的验证。对于MET14外显子跳跃突变患者,在靶向治疗耐药或不可及时推荐使用以ICIs为基础的治疗策略(证据级别弱)。
(七)ROS1融合和RET重排阳性
对于ROS1融合和RET重排阳性患者接受ICIs治疗的证据有限,如果靶向药可及,应优先使用靶向治疗。是否推荐使用ICIs治疗未达成一致性结论,有待更多临床研究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