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肺癌在组织学上大致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NSCLC),后者占所有病例85%以上。全球范围内,NSCLC最常见的组织学亚型是腺癌(40%),其次是鳞癌(25%)。
全球肿瘤流行病统计数据(GLOBOCAN)显示,年全球新发肺癌病例约.7万,新增肺癌死亡病例约.6万。吸烟显著增加肺癌风险,吸烟数量和年数与罹患恶性肿瘤的风险成正比。国际上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吸烟模式的不同,而吸烟模式又因性别和经济发展趋势而异。
肺癌在全球的流行趋势
(1)经济发达国家
在经济发达国家,肺癌发病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其中,男性发病率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下降,女性的发病高峰晚于男性(20世纪90年代),此后每年发病率略有下降,但发病率下降的程度因国家而异。
近年来,美国肺癌死亡率有所下降,但不同种族间仍存在较大差距;欧洲男性肺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而女性肺癌死亡率在大多数欧洲国家中并未下降。亚洲经济发达国家如日本和韩国,男性和女性的肺癌死亡率呈下降趋势。
(2)新兴经济体
过去20年,新兴经济体国家的经济快速增长,其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很大程度上与经济发展程度相关。巴西作为南美最大的新兴经济体,男性肺癌死亡率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下降,然而女性肺癌死亡率仍在上升。中国的肺癌负担与高吸烟率直接相关,无论城乡,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但随着公共卫生措施的实施,中国部分城市地区(如北京和上海)人口吸烟率开始下降。另与其他新兴经济体相比,印度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较低,然而不同地区吸烟和空气污染影响,其发病率差异明显。
(3)中低收入国家
拉丁美洲、亚洲、非洲的中低收入国家肺癌登记数据有限。由于吸烟率较低以及其他原因(如传染病)造成的死亡风险,这些中低收入国家的肺癌年龄标准化发病率和死亡率通常较低。
肺癌筛查与全球负担
48%肺癌患者确诊时已远处转移,5年相对生存率为8%。相比之下,确诊为局限性肺癌的患者5年生存率≥60%。因此,早期诊断对改善肺癌预后至关重要。随着筛查的日益普及,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显著提升。
研究显示LDCT筛查在美国具有经济获益,且对于入选标准扩大到戒烟时间25年的患者将获益更大。美国国家肺癌筛查试验(NLST)和荷兰比利时肺癌筛查试验(NELSON)均表明低剂量CT(LDCT)可提高高危人群的生存率。
NLST结果公布后,包括中国、日本和韩国在内的一些亚洲国家的临床医生制定了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的筛查指南。部分中低收入国家中,因肉芽肿性疾病(如肺结核)的高发病率,可能增加假阳性结果的检出率,因而NLST试验和NELSON试验可能并不适用。
除LDCT筛查外,开发涉及检测循环肿瘤物质的血液检测(液体活检)也是一个研究热点。目前正在评估的非侵入性生物标志物包括基于微小RNA、细胞游离DNA、循环自身抗体和鼻腔基因表达的检测。这些检测方法的成功开发和实施可能减少开展筛查存在的障碍,从而降低肺癌死亡率。